欢迎来到广东某某滑梯有限公司 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123-4567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17期举行 格非、张芬畅谈文学

文章出处:新2国际 人气:发表时间:2020-02-05 12:35

 首页   - 校园写意   - 广角透视   - 内容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17期举行 格非、张芬畅谈文学的神秘与生活的真实

清华新闻网12月30日电 (学生通讯员 曹翰林)12月19日晚,第十七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先生,与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张芬女士,围绕格非新书《月落荒寺》展开对谈,共话文学世界的神秘,探讨重返真实的可能。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主持。

嘉宾格非与张芬对谈

张芬以本雅明的《讲故事的人》为题引,反观格非写作道路的变化历程。格非回顾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先锋派作家的写作状态、生活经验与阅读偏好,也对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进行了梳理与概括。格非提及自己在停笔的十余年中,开始深入阅读中国古典作品与西方哲学著作,这使他开始试图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对中国特殊的社会现状——如城乡关系变化等问题——进行反思。

格非认为,每个时代的作家,都需要提出各自的时代问题。作家需要具有历史感,在一个更长远的长河中反观当下。《月落荒寺》中对楚云这一人物设定的背后,正体现了格非的这种时代焦虑与历史意识。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个世界与人的存在,如何突破话语世界的伪装,抵达世界的“真实”,是贯穿格非创作过程的主要问题。

格非剖析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

格非最近一直在关注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他认为,志贺的重要性就在于,他可以将现实转化为某种情绪,通过对情绪的描写来简介描述现实社会。“情绪“是当今中国社会当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每个人都在通过”情绪“对周围产生影响。因此,作家无法再简单地通过某个行为、对话或事件,对现实加以判断。巨大的情感变化、当下的碎片化情绪与今天的人们在情感上面临“枯竭”,都是当今中国作家需要重要反思的内容。因此,《月落荒寺》正是格非一次谨小慎微的探索,他希望在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剥离出其中的复杂性,让一切回到一种微妙的、比较的关系当中。

沙龙现场

在接下来的观众提问环节中,格非围绕听众提出的未来写作计划、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在世界的地位与处境、知识分子群体与中产阶级的精神危机、网络小说的流行现象等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回答与深入剖析。

嘉宾介绍:

格非,原名刘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学者。生于1964年,江苏丹徒人。19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2001年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现为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教学、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代表作有《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隐身衣》和《望春风》等,其作品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并被翻译成近2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2017年,格非作为发起者和负责人,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致力于国际文学交流、国内作家工作坊以及校园文学创作指导等工作。

张芬,安徽濉溪人,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2018年供职中央文史研究馆,2018年底入职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学术兴趣广泛。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戏剧与电影史。迄今在学术和文艺刊物发表相关小说、戏剧、诗歌等方面的文章数十篇,出版专著有《未完成的探索——鲁迅的创作及其语言世界》(2016)。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

欢迎来到广东某某滑梯有限公司 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123-4567